记者从东莞权威部门获悉,东莞联通此前因其代理公司员工违规搜集客户不要的电话卡非法牟利而被行政处罚,处罚金额5万元。此事一经披露,引发外界关注。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此类“违规开卡”的漏洞如何堵塞?运营商又将如何破解反电信网络诈骗的难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就此独家采访了东莞联通、东莞移动、东莞电信三大运营商。
案例:代理公司员工“违规办卡”
(资料图片)
近年来,东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逐步发展为当前刑事犯罪的主要问题。据统计,今年1月-5月,东莞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发案数前五的类型为:兼职刷单、冒充客服、虚假购物(服务)、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该五类案件占总案件的近75%。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不久前,位于东莞市东坑镇的一联通代理公司员工违规搜集客户不要的电话卡后,去各网络平台注册账号,非法牟利。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认为中国联通东莞分公司(以下简称“东莞联通”)未履行好监管责任,有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的必要,东莞联通因此被罚5万元。
“犯事的员工不是我们联通的人,是代理商。”东莞联通表示,东莞联通在代理商、代理商员工引入及管理上有明确规范,新引入的代理商及代理商人员,也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及稽核要求,但代理商员工并非联通自有员工,对其日常生产过程的管理会有一定难度。东莞联通还表示,如今,还有不少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选择雇人去开卡,而运营商的代理商因利益关系则有可能成为被雇佣者。
难点:开卡雇佣双方已成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各运营商联席办虽已建立对接群,确保信息互通有无,但据东莞联通介绍,在实际操作中,代理商成为被雇佣者后,往往会狡辩说卡是被自己弄丢了且未来得及挂失,毕竟实际实施电诈的人的确也非被雇佣者。“这已形成产业链,被雇佣者配合电诈犯罪分子实施犯罪,也为甄别和破案增加了难度。”东莞联通表示,据他们了解,开通一张电话卡+一张银行卡+开通网银,被雇佣者至少可获利5000元。
除了很难甄别代理商的主观故意外,被雇佣者的犯罪成本过低也是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难点。采访中,东莞联通坦言,即使被雇佣者被抓,但在现行法规框架下,对被雇佣者的惩罚往往过轻,这也是部分代理商愿意成为被雇佣者,协助电诈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原因。
应对:三大运营商强化源头治理
在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高发背景下,号码买卖、身份转租存在市场“生存缝隙”,利益驱动了违规经营的产生。对运营商而言,源头治理是关键,加大对违规网点、人员的惩治力度,加强对售卡网点、人员的规范管理,做到让违规开卡“无利可图”,违规操作“无缝可钻”是运营商防范内部违规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在东莞联通代理商员工的非法行为发生后,对该代理商渠道,东莞联通按最高标准进行处罚,停止业务合作,关停该渠道下的所有工号,渠道纳入黑名单管理,同时核查该代理商今年以来发展的开户号码,对异常号码关停处置。此外,东莞联通还对现行管理细则进行了检查,在渠道引入上增加成立时间限制并增加押金标准等,同时要求代理商员工参加反诈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方可开展业务。
对于内部防范,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则通过倒查溯源、二次核验、建立异动模型等进行精准把控,提高违规门槛。一是对公安机关推送的涉案电话卡号,将核实开户网点、销售员工号信息以及从同一销售员工号售出的所有电话卡资料,并配合公安严惩违规网点;二是身份信息二次核验,避免不法分子组织远程核验复通;三是对公安机关推送的涉案卡号和公司模型监控的异常网点、人员开展重点监控,建立高危工号预警机制,相关数据同步提交公安进行多维研判,严格落地渠道管理要求,设置红黄牌处罚机制,制定负面清单,严格清退。
据中国电信东莞分公司介绍,电信也在不断优化反诈技术攻防手段。通过及时分析涉案号码,把握涉诈特征,不断提升技控精准度。据统计,东莞电信配合公安落实高风险漫游号码应急处置,今年已累计踢网11余万个号码,成功破案36宗,配合捣毁窝点36个,抓获不法分子/卡头38名,缴获GOIP设备(一种虚拟拨号设备)40台。
对涉诈电话,运营商能否做到“一截了之”呢?东莞联通告诉记者,实施诈骗时,犯罪分子通常人在境外,但联系受骗者的手机和电话卡实际上在境内,他们通过境内窝点和设备远程操作实施诈骗。同时,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往往通过网络虚拟信号来联系境内的用户,而非通过电话信号,这些都增加了信号拦截的难度。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关键词:
商品日报(8月2日):原油系强势燃料油创逾1年新高 双焦延续上行成材走势疲弱
2023-08-03暑期出行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深圳北站暑运首月到发旅客超1180万人次
2023-08-01